南來北往,東走西去,回歸郁江明珠貴港市已有數(shù)年,為生計而奔波,來不及游覽這座城市的風光,近日,親人到訪,竟不知何處游。親人說,貴港南山是個靈隱之地,多次經(jīng)過,未曾去游,如今再訪,望償所愿。
正愁無處可去,親人既有要求,必當滿足。其實我也有十多年沒去過南山寺了,生于斯,長于斯,對本地風景總是習慣性不那么上心。親人是第一次去游南山寺,其欲睹之心猶如快馬加鞭之勢,急催促行。
到達南山寺,已近響午,正是寺廟用膳時間,在南山寺做義工的友人相邀在寺膳房用餐。這是我第一次在寺廟食素餐,只見膳房用餐人員人來人往,有僧人,有居士。膳房很安靜,飯桌上放著“止語”的標識牌,讓我印象深刻。無論是寺僧,還是居士用餐,見面只是點頭之禮,無言亦無語。吃的都是自己動手,像自助餐,想吃什么,就拿那什么,只是種類沒有那么多,有米飯,面食,玉米粥,豆類,各種蔬菜以及時令腌菜等。僧人和居士用餐是分開的,伙食差不多,僧人多了一份水果。整個用餐時間十來分鐘,現(xiàn)場安靜得讓我有些惶恐,好奇心使然,眼睛總是不停使喚,不自覺地觀察著周圍的人和物。盡管也沒有做壞事,但對佛文化的敬畏,讓我多少有些心虛。
用過午餐后,先來到大雄寶殿上香。親人是做園林綠化的,所以對南山市的綠植多有關注。大雄寶殿入門臺階兩側(cè)植有小羅漢竹,挺拔清秀,節(jié)高奇異。寶殿四周種植小琴絲竹,紫竹,各有千秋,婆娑颯爽。竹影隨風雨,木魚對燈臺,禪寺清幽境,令人駐足留連忘返。
從寶殿出來沿石級而上到八角亭,亭內(nèi)供奉大肚佛,憨態(tài)可掬,兩側(cè)四大金剛威風凜凜。再踏石級而上數(shù)十步就到了南山大洞,這便是千年古寺,嶺南名剎南山寺核心所在,歷來香火旺盛。大洞門峭壁上長有一棵小松樹,據(jù)傳自公元989年建寺時已有,一千多年來,未見其長高,也未見其瘦小,四季常綠,總是保持原來的模樣,因此南山就有了不老松的傳說。據(jù)說“福如東海長流水,壽比南山不老松”典故就源于此。典故與實物相得益彰,可惜在文革時這棵小松樹遭受到了破壞,卻也依然頑強地存活了下來。
大洞內(nèi)寬敞高深,如來大佛駐于洞中間,四壁刻有小石佛無數(shù),各種奇物怪獸也不少,還有歷代文人騷客題詩于摩崖之上,州府縣官題詞于洞壁也有許多。據(jù)傳元文宗圖貼睦爾登位前被流放海南島,中途曾游歷南山。公元1323年奉召返京,重游南山,親書“南山寺”三字贈與寺僧保存至今已有七百多年。洞內(nèi)還保存一口大鐵鐘,歷時近千年,為貴港市尚存16個鐵鐘之最,是全國十大名鐘之一,被列為廣西重點保護文物。相傳此鐵鐘是飛來的,自掛于大洞一根橫木上,自鳴七天七夜而止,因有靈性,能卜吉兇、知禍福,故喚做飛來神鐘,是南山寺一大奇寶。
大洞東門建有御書閣,據(jù)傳安奉宋太宗之御書,現(xiàn)改為布山書畫院,平常有些冷落。大洞東側(cè)為流云洞,時??吹接性旗F飄漫而入故名;西側(cè)為觀音閣,供奉著觀音眾生相,洞壁也有騷客留言,或題詩。佛祖正面出來是流米洞,關于流米洞有一個傳說,若感興趣,可以去考究一下,也是有故事的古跡。
若想領悟南山大洞之精華,需得靜心修身體驗一段時間,我等凡人多為世俗所累,僅到此一游而已。給佛祖上了一束香,捐了點香油錢,就出了大洞。本想繼續(xù)登山,可是天公不作美,外面已是迷蒙細雨,親人下午還有其他事情要辦,于是我們便下山歸途。
身居貴港太久,不覺有景,此刻一游,不同于以往游覽心境,有溫故知新的感覺,一座山,一座廟,上千年,非我等看得明了,讀得透徹,是非曲折事,勿忘心安罷了。